中藥材中有效成分并進行分離的方法
超臨界流體萃取法(SFE):是利用超臨界狀態下的流體為萃取劑,從液體或固體中萃取中藥材中有效成分并進行分離的方法。一般常用超臨界CO2萃取法(SFE-CO2)。其優點是:壓力范圍為8mPa~30mPa,溫度為35℃~80℃,可通過調控壓力和溫度,改變超臨界CO2的密度,從而改變其對物質的溶解能力,選擇性地萃取中藥中的某些成分,使萃取到分離可一步完成。該法可在接近室溫條件下萃取,適用于熱敏性成分的提取。SFE-CO2技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總體來說,它較適用于親脂性、分子量較小物質的萃取,對極性大、分子量太大的物質如苷類、多糖類,要加夾帶劑,并在很高的壓力下進行,給工業化帶來一定的難度。
超聲提取法:是利用超聲波增大物質分子運動頻率和速度,增加溶劑穿透力,提高藥物溶出速度和溶出次數,縮短提取時間的浸取方法。用超聲提取法從黃芩中提取黃芩苷,提高了黃芩苷的得率.
加壓逆流提取法:是將若干提取裝置串聯,溶劑與藥材逆流通過,并保持一定接觸時間的方法。用此法可使冬凌草提取液濃度增加19倍,而溶劑及熱能單耗分別降低40%和57%。
酶法:中藥制劑中的雜質大多為淀粉、果膠、蛋白質等,可選擇相應的酶予以分解除去。針對根中含有脂溶性、難溶于水或不溶于水成分多,通過加入淀粉部分水解產物及葡萄糖苷酶或轉糖苷酶,使脂溶性或難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轉移到水溶性苷糖中。酶反應較溫和地將植物組織分解,可較大幅度提高效率。在國內,上海中藥一廠應用酶法成功制備了生脈飲口服液[5].
旋流提取法:采用PT-1型組織攪拌機,攪拌速度為8000r/min。原料不必預先加以粉碎。提取用水溫度分別為20℃和100℃,處理時間20min~30min。旋流法(8000r/min)提取側金盞花,對提取液中黃酮類化合物、皂苷、有機酸等進行分析表明,該法的提取效率高。
半仿生提取法:即從生物藥劑學的角度,將整體藥物研究法與分子藥物研究法相結合,模擬口服給藥后藥物經胃腸道轉運的環境,為經消化道給藥的中藥制劑設計的一種新的提取工藝。也就是先將藥粉以一定pH的酸水提取,再用一定pH的堿水提取,提取用水的最佳pH和其它工藝參數的選擇,可用一種或幾種有效成分結合主要藥理作用指標,采用比例分割法來優選。以芍藥苷、甘草次酸為指標比較芍甘止痛顆粒“半仿生提取法”和傳統水煎煮法的提取率,結果“半仿生提取法”優于傳統水煎煮法。以小檗堿、黃芩苷、梔子苷為指標,考查寒痛定泡騰沖劑4種提取方法,結果,半仿生提取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法>水提取法>水提取醇沉法.本文來源于網絡:www.koudaipi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