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時請注意選擇相應的產品名稱
獸藥殘留在環境中的殘留現狀對環境的影響 | |||
---|---|---|---|
      
隨著規?;B殖業的發展,由于使用獸藥來防治各種畜禽疾病,而導致大量獸藥隨動物糞尿排出體外,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獸藥在環境中的殘留及其生態風險已成為國際上的研究熱點。藥物隨畜禽排泄物進入環境后會在土壤、水體中蓄積并發生各種反應,部分藥物會對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產生一定的危害作用。論文就獸藥在環境中的殘留現狀、獸藥殘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獸藥在環境中的轉歸進行了綜述,為獸藥的環境風險評估提供參考。
動物用藥以后,藥物以原形或代謝物的形式隨糞、尿等排泄物排除,殘留于環境中。隨著世界各國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關注獸藥在環境中的蓄積、轉移、轉化和對各種生物及人類健康的影響,并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個新的研究熱點。
絕大多數獸藥排入環境以后,仍然具有活性,會對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昆蟲等造成影響。Hamscher G[21]等報道,在用動物排泄物施肥的土壤的0~40cm的表層,檢測到了土霉素和氯四環素的殘留,其最大濃度竟分別高達32.3mg/kg和26.4mg/kg。Abdel-NasserM等研究了不同植物提取物中的藥物殘留對微生物的影響,分別用己烷、乙醚、甲醇和水提取了番石榴葉、大蒜尖、小麥秸桿、甘蔗葉等12種植物中的藥物殘留,除了每種植物的水提取物外,其它試劑提取物均有抗微生物效應,大多數植物的醚提取物的抗微生物效應最高,而且這些提取物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抑制效應比革蘭氏陰性菌強。Dijek PV等發現,21種飼料添加的抗菌藥物對土壤和水中的36種典型的微生物只有7種敏感,其他29種微生物對這些畜禽常用抗菌藥都有天然的耐藥性。環境對藥物還有稀釋作用。因此,抗菌藥殘留對環境微生物生態的影響應該很小。低劑量的抗菌藥長期排入環境中,會造成敏感菌耐藥性的增加。耐藥基因不但可以貯存于水環境中,而且可以通過水環境擴展和演化。WollenbergerL等報道畜禽常用抗菌藥甲硝唑、喹乙醇、萘啶酸、土霉素、泰牧霉素、泰樂菌素對甲殼細水蚤的作用,發現喹乙醇對甲殼細水蚤的急性毒性最強,對水環境有潛在的不良作用。Strong等報道了阿維菌素,伊維菌素和美倍霉素在糞便中能保持8周的活性,對草原中的多種昆蟲及堆肥周圍的多種昆蟲都有強大的抑制或殺滅作用。
進入環境中的獸藥殘留,在多種環境因子的作用下,可產生轉移、轉化或在動植物中富積。StumpfM等檢測了生活廢水灌溉植物之后的流出液中的多種藥物殘留,各種藥物殘留的平均濃度范圍多在0.1~1mg/L之間,藥物隨廢水通過這些植物之后,其濃度下降了12%~90%,殘留的藥物繼續進入河流,對河流造成污染,河水中藥物的平均濃度范圍在0.02~0.04mg/L之間,而最大濃度達到0.5mg/L。Coats JR等通過模型生態系統的研究,發現己烯雌酚、氯羥吡啶在環境中降解很慢,但只有己烯雌酚可觀察到生物富積現象;吩噻嗪很容易生物降解;而磺胺二甲嘧啶相對較易生物降解,只在一些生物中有低水平蓄積。
隨著人們對動物性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動物性食品中的獸藥殘留也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獸藥殘留不但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不利于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和走向國際市場。必須在畜牧生產實踐中規范用藥,同時建立起一套藥物殘留監控體系,制定違規的相應處罰手段,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藥物殘留的發生。
汕頭市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同樣面臨上述的問題,如何保障我市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呢?這是一項關系到群眾身體健康的“民心工程”,唯有各級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法律法規,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堅持以人為本,真抓實干,讓群眾能夠消費真正的“安全食品”決不會僅僅只是一種侈望。
|
上一篇:細菌耐藥性增加給人類疾病的防治帶來難題 | 下一篇:免疫學基本常識:抗原、抗體及單克隆抗體 |
---|
無法在這個位置找到: xy/left.htm
2013-2019@ 河南尋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豫ICP備17046142號-2